佛历2559年(乙未年二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日),扬州大明寺方丈能修大和尚率常住两序大众在大雄宝殿举行了殊胜庄严的祝圣普佛、三皈依、放生法会。
普佛
“普佛”一词来源于隋代信行所创立的三阶教。三阶教将佛法分为普法和别法。所谓普法,即于法不分大小,于人不辨圣凡,普信普敬,不尊此法而斥他法,所以名为“普”,所谓别法,是分别大小乘法和圣贤凡夫,所以名为“别”。信行认为在佛灭后初五百年的正法时期,众生的根机只能学一乘法;第二个五百年的像法时期唯学三乘法,所学各别,所以称为“别法”,全称为“别真别正法 ”。在佛灭后一千年的末法时期,众生由于根机较钝,具有空有偏见故,如果偏学大乘或小乘,就会受此憎彼,必然造成谤法之罪,所以第三阶相应的佛法,名为“普法”,全称为“普真普正佛法 ” 。

三阶教归依的佛有五种,即真佛、应身佛、形象佛、邪魔佛(外道诸神、佛菩萨所变应身)、普真普正佛。而普真普正佛又有四种,即如来藏佛、佛性佛、当来佛、佛想佛,就是“普法四佛”。三阶教认为,一切迷于现实的众生,从其本有可以为佛的可能性,即如来藏或佛性来 看都是佛,因此一切众生即为“如来藏佛”和“佛性佛”如果这种可能性开发实现时便成为佛, 所以一切众生都是“ 当来佛 ”;对一切众生皆作佛想,所以一切众生都是“佛想佛”。正因为如 此,世界众生无不为佛,所以四佛实际是一“ 普佛 ”。既然一切众生都是如来藏佛,故对一切已 成未成诸佛,应该加以尊敬,这就是普敬普礼;因为末法众生具有空有邪见,所以应该劝他们认 识到自己的罪,因此三阶教非常重视忏悔。所以,普礼请佛与忏悔认恶便联系起来。
由于三阶教重视普礼诸佛与忏悔,所以信行编有《七阶佛名》作为礼佛忏悔的仪式。根据敦煌文书发现的几个《七阶佛名》写本,或称为《礼佛忏悔文》,或称《昼夜六时发愿法》,内容 次序虽有不同,但都是三阶教徒持诵的课本.《七阶佛名》的礼诵次序是:敬礼常住三宝、叹佛功德、普光佛等五十三佛、释迦佛等三十五佛、宝集佛等廿五佛、忏悔文、梵呗文、说偈文、三归依文、无常偈等。这一系列宗教仪轨,成为后来中国佛教寺院晚课及 “ 打普佛 ” 的母本。随着佛教忏法的流行及仪轨制度的完善,尤其是明清以来,佛教寺院的法事仪轨基本成为定型,“ 普佛 ”也成为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仪轨。普佛可以分为“ 延生普佛 ”和“ 往生普佛 ” 
延生普佛是祝愿施主福寿康宁、离诸灾厄;往生普佛则是超度亡灵、回向净土。但是,在打普佛 时先设立牌位,延生普佛则用红纸写上 “ 佛光注照本命元辰 XX 之禄位 ” ;往生普佛则用黄纸写上 “ 佛光接引 XX 之莲位 ” ,然后在左下角写上 “ 阳上 XX 荐 ” 。现代寺院打普佛大都是随课普佛,即是在早晚殿时至长生禄位或往生莲位前回向,然后再加上拜愿、念文疏,其实就是药师佛圣诞祝 仪和阿弥陀佛圣诞祝仪再加上牌位。
放生
佛说,放生者,有求必应,放生者,必得天神护佑。持续放生吧,放生会让你吉祥如意,会让你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腾飞、吉祥如意,会让你应聘成功、财源广进、事业腾飞、步步高升,处处遇贵人,会让你孩子学习成绩好、找到好对象、到处受别人赞叹,放生的好处,无法用语言描述。不信,你就放生试试(按照放生仪轨进行),我保证你会有不可思议的收获。

放生的好处,可以减少疾病,能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很多人有重大疾病,通过放生马上就好转了。所以放生我们能得健康。

放生的好处无量无边,不可胜数,简单地举其大要述说如下:
(一)无刀兵劫,免除战争杀祸。
(二)长寿、健康、少病。
(三)免天灾横祸,无诸灾难。
(四)子孙代代昌盛,生生不息。
(五)多子宜男,所求顺遂!
(六)官禄亨通,一帆风顺!
(七)喜气吉祥,四季安宁。
(八)解冤释仇,诸恶消灭,无忧无虑。
(九)合天心,顺佛令,物类感恩、诸佛欢喜。
(十)得生天上,享无极之福,若兼修净土,直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放生的好处是使我们的恶缘变为顺缘,比如孩子有的学习不好,或者有的来讨债的,通过放生可以解除冤仇。另外放生使我们延寿。看过很多以前所写劝善的古书。有的走到半道,看到鱼鳖买来放生,一看是什么龙太子又是什么的,这样给放了,人家保他去升学。这故事太多了,通过放生有很多的感应。通过这个,本来不应该考上学的,最后考上了。因为他有个善心。功名的问题,第一是德,第二才是学问,培养德对我们来讲太重要了,确实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皈依
信仰佛教必须三宝具足!
佛宝是指己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圆满究竟的人。
法宝是指修行成佛的方法和道理。
僧宝是指正在修学佛法,并协助他人修学佛法,护持众生修学佛法的人。
唯有三宝齐备才是完整的佛教。
如果不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当然也可以学佛,但皈依後不论在心态、生活、习惯方面,都有善友、诸佛菩萨、护法龙天来协助、加持你。
所以意志薄弱,信心不足的人皈依三宝,就会增强你的意志与信心。

皈依佛教三宝的好处,可以求得现世乐,可以求得後世乐,更可以由此而得到涅槃寂静的究竟乐。综合起来,约有八种:
1. 成为佛的弟子。
2. 是受戒的基础。
3. 减轻业障。
4. 能积广大的福德。
5. 不堕恶趣。
6. 人与非人均不能乱。
7. 一切好事都会成功。
8. 能成佛道。
客堂咨询电话:
客堂:仁轮法师 18936220009 0514—80921100
地址:扬州市邗江区平山堂东路8号(大明寺山门西侧售票处旁)
|